中国营养健康市场就像一座空中楼阁,缺乏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和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须行业有识之士群策群力、尽快解决!
文:Rebecca CHEN
来源:庶正康讯(ID:shuzhengkangxun)
4月27日,澳佳宝发布公告称,日本麒麟控股(Kirin)将以18.8亿澳元(12.4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100%的已发行股本,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8月份完成。
图片截取自澳佳宝与麒麟控股签订计划实施契约公告
01澳佳宝出售,不贵!
说起澳佳宝(Blackmores)业内同仁并不陌生,它是澳大利亚本土的保健品品牌,主要产品是维生素、矿物质、草药以及营养补充品。图片来源:澳佳宝澳大利亚官网
近年来,澳洲标的也是投资市场的香饽饽。与其他两笔交易来看,这次的收购价格,并不贵。
2015年,健合集团(曾用名合生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13.9亿澳开云APP官方网站元的价格收购了Swisse83%股权。2016年年底,再次以以3.11亿澳元收购Swisse剩余17%股权。目前,Swisse已成为健合集团的支柱业务,成人营养与护理用品业务(ANC)2022年营收45.6亿元,同比数增长12.5%。中国市场营收占ANC营收64.4%(核算收入约为29.37亿元),同比增长达14.1%。
2018年,汤臣倍健宣布以6.9亿澳元收购澳洲Life-Space集团100%股本权益。这也是一向固守"小而美"投资原则的汤臣倍健上市以来最宏大的一笔投资交易。2022年,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全年国内销售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64.42%;境外业务LSG营业收入1.72亿澳元,同比增长26.56%。
澳佳宝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Alastair Symington表示:“今天是澳佳宝历史上重要的一天。”麒麟提案认可了Blackmores通过其品牌和员工在亚太地区自然健康领域建立的强大领导地位。麒麟和澳佳宝的合并证明了我们共同战略方向的明确性和雄心,也是对澳佳宝在过去三年中为重新定位业务以实现可持续盈利增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资本投入的认可。02麒麟下场,瞄准营养健康
麒麟集团(Kirin Holdings,下称麒麟)成立于1907年,以啤酒业务闻名。后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将业务扩展到食品饮料、医疗和健康科学领域。
图片来源:麒麟中国官网
日本老龄化社会结构的推动下,近年来的健康保养品市场尤为火爆,尤其是那些声称有延年益寿、预防疾病等具体保健功能的食品。瞄准这一机会的麒麟,2019年就斥资129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收购日本美妆和健康食品生产商 Fancl(芳珂)30.3%股份。
图片来源:FANCL官网
03大食品企业入局,立风向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入局营养健康市场,刺激行业营运水平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提高。
作为食品界的翘楚,大玩家雀巢也在营养健康领域不断加码,收购动作频繁。2017年,以2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天然膳食补充剂制造商Atrium Innovations。2019年,雀巢收购个性化定制维生素公司Persona。2020年,收购美国胶原蛋白新锐品牌Vital Proteins、食品过敏治疗公司Aimmune Therapeutics、营养科学公司IMHealthScience和Allergan旗下胃肠病药物Zenpep。2022年,收购新西兰领先的膳食补充剂品牌GO Health和Egmont的麦卢卡蜂蜜品牌母公司The Better Health Company(TBHC)。
其中最为大手笔的是雀巢从私募巨头KKR手中收购营养补充品生产商The Bountiful Company (原NBTY)的核心品牌,包括Nature‘s Bounty(自然之宝)、Solgar、Osteo Bi-Flex与Puritan’s Pride(普丽普莱)以及其美国自有品牌业务。此项收购交易价格为57.5亿美元(约合372亿人民币),已于2021年8月完成。
图片来源:雀巢健康科学官网
大食品企业纷纷入局,对行业来讲树立了风向标。
当下,我国食品产业在历经了“吃得饱”和“吃得好”两个发展阶段之后,发展到了“吃得健康”新阶段。
庶正康讯市场智库王大宏认为,营养补充要把它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文明。如何能够让大家坚持吃长期吃,除了科学的指导以外,还须营造好吃好玩的时尚消费场景,能帮助消费者养成每日消费的习惯,在市场上成为赢家的可能性和把握性就会更大。
疫情之后,我们再一次站在了营养健康市场发展的关键路口,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产品有了更现实、紧迫和更高质量的期待。如雀巢、麒麟这样的大食品企业具备这样的基因,也让我们看到营养健康行业的前景和未来,无限广阔。
-开云官网app下载